嚴格按標準設卡
關于中電投欽州熱電廠一期工程,環保部拒批的理由是,在審查過程中,該部收到廣西欽州藍島環保材料有限公司《關于欽州熱電廠一期工程固廢處置設施的說明》,證明其已與該電廠所屬的中電投北部灣(廣西)熱電有限公司終止并撤銷固廢處置協議,“經核查,你公司未如實反映上述情況。鑒于該項目事故灰場和固廢處置措施不落實,我部決定不予批準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
對不予批準華潤電力寧武兩臺35萬千瓦的低熱值煤發電新建項目,環保部的解釋是:該項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擬從華電集團忻州廣宇煤電有限公司脫硫改造和新建脫硝設施削減的排污量獲得,但尚未取得華電集團同意文件;項目所在區域寧武縣2014年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總懸浮顆粒物(TSP)日平均濃度超標,預測表明,疊加本工程建設,并考慮替代城區冬季采暖鍋爐,對煤堆場采取防塵抑塵措施后,環境空氣質量仍不能滿足相應功能區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環保部在執行環評審批的過程中越來越嚴格,不再是走過場,環評文件真正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環評亂象整治中
作為建設項目的前置程序,環評是項目在建設前期最重要的環保介入手段,其結論對于項目具有一票否決權,被業內人士視為具有積極作用。但由于“紅頂中介”、腐敗等問題的影響,環評亂象頻出,環評文件一度被視為是個“擺設”。
2月9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在向環保部反饋專項巡視情況時就曾指出目前環評存在的問題:一是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后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二是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三是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和不當利益輸送;四是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后續監管不到位;五是把關不嚴、批而不管、越權審批不僅導致污染隱患,而且加大權力尋租空間;六是地方環保部門環評審批中腐敗問題易發。
針對這些問題,環保部3月17日召開會議表示,目前環保部已成立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部巡視整改落實事項責任清單》,并對63家建設項目環評機構、22名環評工程師作出取消資質、縮減評價范圍、限期整改、通報批評處理結果。此外,環保部3月份密集發布6項有關環評通知、規定等,劍指環評亂象。
針對“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和不當利益輸送”的問題,環保部3月23日發布《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將分三批,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脫鉤或退出建設項目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環保部直屬單位的8家機構今年率先完成。
在3月24日公開的《關于嚴格廉潔自律、禁止違規插手環評審批的規定》中,環保部明確提出嚴禁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及其家屬插手環評。
前端與后端應合力
“從近期政策可以看出環保部下了大力氣治理目前環評存在的問題,但這些多是表象問題,環評文件要想充分發揮作用,還需要與地方規劃、能源局等部門的政策完美銜接,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鄙鲜鰳I內人士認為,“比如背壓式熱電聯產熱電項目,早在2009年環保部就將其環評審批權下放至省級政府部門,但項目核準權直到2013年才被下放至省級投資主管部門。2014年,背壓式熱電項目核準權進一步下放至地方政府,但環評審批權還在省級政府,現在企業在上馬此類項目時就非常別扭?!?/p>
該人士表示,對于一個項目來說,環評是前端控制,對環境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是后端手段,這兩者都不可缺少?!皯ㄟ^環評審批告訴企業什么行為不能做,如果做了就會受處罰。對于目前中國特殊的國情來說,一旦前端把關不嚴,很可能會出現違法違規的工程,而項目一旦建起來,后期再出現問題,就是資源浪費,罰款也很難解決問題。前端控制加后期手段,再加上中間企業自律,多種手段配合效果會更好?!?/p>